雄性禿主要元凶:基因與男性荷爾蒙作用過盛
皮膚科醫師蔡仁雨表示,油脂攝取過多,阻塞毛囊,會長青春痘而非直接掉髮,所以大家勿再陷入迷思!提到掉髮,可簡單分成壓力性掉髮與雄性禿,大家熟知壓力大會造成掉髮,或造成脂漏性皮膚炎。尤其頭皮油脂分泌多、頭皮發癢的人,比較容易產生脂漏性皮膚炎;雖然掉髮的人也合併有皮膚容易出油的問題,但是,脂漏性皮膚炎只能說與掉髮是「兄弟」關係,但並非是直接造成掉髮,甚至釀成禿頭的主要原因。
在門診中發現,有愈來愈多年齡僅20~30歲的年輕人,已經開始出現雄性禿影響外表而求診,多數患者都是擔心雄性禿日後變嚴重,無法成功救「髮」。雄性禿主要元凶即是基因與男性荷爾蒙作用過盛所致,蔡仁雨醫師表示,雄性禿是一種常見遺傳體質,遺傳可以來自父母雙方,不分男女,有的人不到20歲就會發生,有些人則是30至40歲才會發生。目前影響雄性禿的基因不明,也無法從基因方面治療,治療雄性禿的有效方式是要降低雄性荷爾蒙,不要讓雄性荷爾蒙在體內作用太強。
雄性荷爾蒙分兩種 二氫睪固酮是影響雄性禿主要成因
造成雄性禿的另一個原因是雄性荷爾蒙,可分成睪固酮與二氫睪固酮,而睪固酮經5-alpha還原酶作用而成的二氫睪固酮(DHT),正是影響雄性禿主要成因。目前藥物治療就是抑制5-alpha還原酶,使睪固酮無法轉換成DHT(二氫睪固酮),減少DHT對毛囊的作用。
看更多文章內容https://www.top1health.com/Article/132/70230
看更多文章內容https://www.top1health.com/Article/132/70230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